重磅发布!ESD测试新标IEC 61000-4-2:2025来袭
IEC 61000-4-2:2025 标准相较于 2008 版进行了重要更新,旨在提升测试的一致性和严谨性,并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下文分享在静电放电发生器校准、测试布置、适用设备类型、测试规范与评估的主要差异。
|
差异类别 |
IEC61000-4-2:2025 (新版) |
IEC61000-4-2:2018 (旧版) |
关键变化点 |
|
放电电流波形校准 |
新增第二峰值电流(Ip2)参数(在电流首次达到Ip1的10%后的10ns至40ns时间范围内的最大电流),并增加对空气放电电极的校准要 |
规定上升时间、第一峰值电流(Ip1)及30ns/60ns电流值 |
更严格地约束了电流波形,减少了不同静电枪带来的测试结果差异,提升了测试的可重复性 |
|
测试布置 |
放电回流电缆与其它导电部件距离要求变更为<0.1米;明确了与接地参考平面(RGP)的连接阻抗应较低(例如≤0.1Ω);增加了对垂直耦合板(VCP)等部件的精确尺寸和放置要求 |
放电回流电缆与其它导电部件距离要求<0.2米 |
测试布置的规定更为精确和严格,减少了因设置不同导致的结果波动 |
|
特定设备测试要求 |
新增了壁挂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规范性测试要求。例如,对腰部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建议使用200pF储能电容和50Q放电电阻的发生器进行附加测试,以模拟更严酷的实际情况。 |
主要针对台式设备和落地式设备。 |
标准覆盖的设备类型更全面,适应了技术发展。对相关产品的测试更具针对性和代表性 |
|
测试规范与性能评估 |
放电点:原则上所有可触及部分都应测试;明确连接器绝缘外壳无盖时需做接触放电。放电次数:由产品标准规定,若无规定则每极性10次。 性能判据:删除了判据D(不可恢复的损坏,这本身就意味着失败),并明确指出判据C(需要操作者干预)通常不适用于ESD评估,期望设备能达到A(正常)或B(可自恢复的性能降级) |
放电点:适用于正常使用时人员可触及的点。放电次数:每个极性至少10次。性能判据:包含A、B、C、D四个等级 |
对测试点的选择更严谨,性能合格判据更清晰,引导设计向更高的可靠性目标努力 |
EC 61000-4-2:2025 的更新核心在于通过更精确的校准、更严谨的测试布置和更清晰的性能评估,来提升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对于IT/AV、灯具、储能、逆变器这类产品快速迭代的现实情况和对品质和可靠性要求高的企业,建议:
l 前瞻性评估:虽然产品标准(如信息技术设备、家电类标准)完全采纳新版基础标准通常会有几年过渡期,但建议尽早依据新标准对新产品进行设计和摸底测试,抢占质量高地。
l 关注特定产品:如果产品包含壁挂式安装或属于可穿戴设备类别,需要特别关注新增的附录I和J中的特殊测试要求•
l 与测试实验室保持沟通:在新标准全面实施前,主动与合作的检测实验室沟通,了解他们对新版标准的准备情况和解读,确保测试方案的一致性。
返回列表